审计生态圈在风险协同监督中的应用模式与实践:以国网湖北电力为例

2023-01-05 15:33:03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戚沁、龚国黎、陈识、谢萍

摘  要: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面临新挑战,监督力量由多方牵头,割裂了监督工作效力,破坏了风险防范效能。审计生态圈以内部审计为核心,以智能审计平台为支撑,聚合监督资源,与四道防线协同,形成业审协同生态、财审协同生态、纪审协同生态、监审协同生态,最终确认风险、防控风险、消解风险。国网湖北电力搭建了1234审计生态圈的模式,具体表现为:一个平台,智能审计平台促协同监督更高效;两大理念,风险、协同理念促协同监督更认可;三全标准,全业务、全流程、全场景防控促协同风控更有力;四种生态,业审协同生态、财审协同生态、纪审协同生态、监审协同生态促协同监督更全面。审计生态圈的实践,发挥了内部审计协同助力,形成了各方监督合力,全方位提高了公司化解风险能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 协同监督 审计生态圈 风险防范

新时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着新挑战,需要与各方监督力量形成合力,发挥风险协同监督效力。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公报提出,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2022年1月21日,湖北省国资委在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督办会上提出,要全面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协同”的数字化监管体系,加强组织协调。2022年1月26日,湖北省委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审计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审计监督与各方面监督、督查的贯通协调。”因此,构建风险协同监督体系,是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方针与各项部署的一项重要措施。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网湖北电力)在“十四五”时期更加注重新形势下风险防范工作,推动组织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同。国网湖北电力搭建了1234审计生态圈的模式,具体表现为:一个平台,智能审计平台促协同监督更高效;两大理念,风险、协同理念促协同监督更认可;三全标准,全业务、全流程、全场景防控促协同风控更有力;四种生态,业审协同生态、财审协同生态、纪审协同生态、监审协同生态促协同监督更全面。审计生态圈的实践不仅加强了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纪检巡察、监管机构等监督、督查的贯通协调,而且由五个部门各自组成的单一防护网,升级为公司整体协同监督、督查的监督网,发挥了风险协同监督效能。

一、新形势下审计生态圈的提出与界定

(一)新形势下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

“十四五”时期,审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机遇。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在《“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及解读中提出,审计工作运行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制约了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要求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与各部门的协同监督合力较弱,审计监督本身也受到了限制。一是内部审计、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纪检巡察、外部监管等监督力量分散,职能、专业未形成互补,二是内部审计与各监督主体之间缺乏高效的协同机制,存在监督重复、督查盲区、协同低效等问题。

基于此,国网湖北电力提出构建“审计生态圈”,由五个部门的单一的防护网,升级为协同监督、督查的监督网,建立风险协同监督体系,高效聚集监督资源,切实加强风险协同监督合力。

(二)基于风险协同监督的审计生态圈概念

审计生态圈由四种协同生态组成,核心是内部审计与四个部门协同,集中监督资源形成的聚合环,防线之间和防线内部的交叉构成监督网,内部审计部门协同四个部门形成四种协同生态,共同组成审计生态圈,最终实现确认风险-防控风险-消解风险的三步骤风险循环。

审计生态圈在风险协同监督中的作用,具体如下:一是内审与业务、财务部门、纪检巡察组织、外部监管机构通过“专业交叉、职能互补”,形成监督资源聚合环。二是内部审计与第一、二、四道防线形成跨防线协同,与第三道防线形成内部协同,共同将四部门各自单一的防护网升级为多合一的监督网。三是内部审计部门与四部门协同,共同形成交叉的风险防线,构成了四种风险协同监督生态。四是由四种风险协同监督生态组成审计生态圈,按确认风险、防控风险、消解风险三步骤风险循环圈,共同提升风险协同监督效能。


图1  审计生态圈在风险协同监督中应用的总体框架

二、审计生态圈的模型构建

(一)审计生态圈的模型构成

如图1所示,审计生态圈以风险协同监督为目标,由四层组成,共同完成风险防控的最终目标。核心层是监督资源聚合环,第二层是四道防线监督网,第三层是四种协同生态,第四层是三步骤风险循环圈,四层构成审计生态圈。同时,就审计生态圈而言,科技、制度等环境因素是外部驱动力,智能审计平台是内部助力,内外部力量促内部审计与各方监督力量贯通协调。

(二)审计生态圈核心:监督资源聚合环

审计生态圈核心,是内部审计部门协调统筹各方监督资源形成的监督资源聚合环。内部审计部门提供检查、评价、咨询服务,协助各方监督力量,四个部门提供业务知识、财务知识、监管职能,加强审计监督力量,最终形成内部审计部门、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纪检巡察、监管机构五位一体的监督资源聚合环。

监督资源聚合环表现为专业交叉、职能互补职能。一是部门专业交叉。内部审计部门向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提供咨询服务,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又向内部审计部门提供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和相关经验技术,形成专业交叉。二是部门职能互补。内部审计部门向纪检巡察组织、监管机构提供评价、咨询服务,纪检巡察组织、外部监管机构补充审计监督工作、监督范围,形成职能互补。三是形成聚合环。以专业交叉和职能互补为基础,聚合五个部门资源,共同凝聚成协同监督资源聚合环。

(三)审计生态圈第二层:风险监督网

审计生态圈第二层,是内部审计协同四道防线构成的风险监督网。内部审计作为第三道防线,协同四道防线形成合力,聚集跨部门监督力量。一是与第一道防线中的业务部门协同,强化业务与审计同步联动,形成业审协同防线,实现风险共同确认。二是与第二道防线中的财务部门协同,形成财审协同防线,强化会计与审计双重监督,实现风险联合防控。三是与第三、四道防线中的纪检巡察组织、外部监管机构协同,形成纪审、监审协同防线,强化内部审计与监察协同整改,实现风险协同消解。

(四)审计生态圈第三层:四种协同生态

审计生态圈第三层,是内部审计部门协同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纪检巡察组织、外部监管机构,聚合监督资源、交叉风险防线,形成的四种协同生态。业审协同生态、财审协同生态、纪审协同生态和监审协同生态共同组成审计生态圈,最终完成风险确认、风险防控和风险消解的根本目的。

(五)审计生态圈第四层:风险循环圈

审计生态圈第四层,是确认风险-防控风险-消解风险的三步骤风险循环圈。内部审计部门借助监督资源聚合环和风险监督网,通过业审协同生态强化风险确认,财审协同生态强化风险防控,纪审和监审协同生态强化风险消解,形成“确认-防控-消解”三步骤风险循环。

(六)审计生态圈的外部驱动力:企业外部环境

科技、制度、政策、社会四大要素形成了审计生态圈的外部驱动力。一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科技环境,驱动信息共享、数字升级,优化风险协同监督效率。二是内部审计制度、纪检制度等制度聚合,增强协同监督合力推进同级互相监督。三是大监督格局、反腐倡廉、高质量发展等政策环境、方针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促协同监督合力。四是人民民主的社会环境,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

(七)审计生态圈的内部助力:智能审计平台

智能审计平台是审计生态圈的内部助力,保障其充分发挥信息智能收集、数据智能监控、风险智能应对等基本功能。一是信息智能收集功能。智能采集从供电端到用电端的全业务信息,准确分类信息、精准确认风险,实现信息收集横向到边;二是数据智能监控功能。数据监控纵向到底,实时运算全流程数据,智能挖掘数据价值,对比计划指标、异常指标、同比指标等监控数据,实现风险防控纵向到底;三是风险智能应对功能。集成各方监督力量,提供全场景整改方案,实现风险全面协同高效消解。

三、审计生态圈在国网湖北电力风险协同监督中的应用方法

如图2所示,国网湖北电力审计生态圈表现为:一个平台、两大理念、三全标准和四种生态,即:一个平台提供技术支持,两大理念促成工作共识,三全标准保障风险协同质量,四种生态最终确认风险、防控风险和消解风险。


图2 国网湖北电力审计生态圈在风险协同监督的实施方法

(一)审计生态圈在风险协同监督中的技术支持:一个智能审计平台

智能审计平台保障审计生态圈发挥三大功能:信息智能收集、数据智能监控、风险智能应对。

1.智能信息收集横向到边。依托数字国网收集信息,智能审计平台通过跨域横向到边,实现信息收集、共享与使用。一是数字国网技术将全业务信息数字化、可视化,提供业务与管理信息数据流入的门户、窗口,实时采集信息。二是跨域共享,实现跨部门传输、跨域共享、实时调用。三是精准分类信息,按照业务场景、业务性质等标准,跨域共享与精准分类,助力风险确认。

2.智能数据监控纵向到底。智能审计平台通过挖掘、监控全流程信息数据,实现风险监控纵向到底。一是运用模型构建、指标规划等手段,深度挖掘数据,深入收集静态的业务数据和实时变化指标。二是运用实时运算、过程控制,实时计算数据,智能分析数据,实时监控数据。当业务数据偏离设定计划时,通过红白蓝三色警示风险,实时揭示风险。智能数据监控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实时监控,助力深度防控风险。

3.风险管控全面协同。智能审计平台统筹监督整改力量,提供智能化整改建议,实现风险协同监督合力。一是统筹监督整改力量,成立风险协同监督小组,共同管理、共同使用智能审计平台,发挥监督合力。二是形成风控智能小组。抽调审计、业务、财会和纪检监察等专业人才成立专项组,督促各职能部门承担风险管理监督的主体责任、责任分解和任务分工,细化明确风险监督界面和主要风险事项,消除风险的管理盲区和监督空白,做到风险有人管、风控有抓手、处处有监督。三是根据审计五库,精准定位风险领域,提供参咨询改进议,协助内部审计、纪检巡察、监管机构进行违规责任追究、协同整改,实现督改部门的全面融合,督改小组的高效发挥,助力风险消解。

(二)审计生态圈在风险协同监督中的实施理念:两大理念

审计生态圈贯彻两大理念。一是风险理念,加强审计监督,风险防范是重点。二是协同理念。解决效力分散,协调统筹是关键。

1.风险理念。风险理念以风险防控为导向。一是企业风险包括检查风险、业务风险、廉政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领域涉及电网建设、电网运行、运维检修、电网营销、物资管理等经营管理活动。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监督力量的协同,覆盖业务运作、行政管理等一系列业务活动,形成专业交叉、职能互补的监督网。二是实行省、市、县贵公司主要领导承担“第一监督人”的职能;班子其他成员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在抓业务的同时行使风险防控的责任,做到管事、管人与风控有机结合。

2.协同理念。协同理念以形成合力为导向。国网湖北电力审计生态圈将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协调力量,与各部门协同形成协同监督合力。一是把协同监督作为强化风险防控的关键,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抓重点、抓关键、抓专项,发挥协同监督整体合力,营造风险协同监督的文化氛围。二是重视协同监督工作。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风险防控排查等形式的前期调研,确定季度协同监督工作主题,定期召开风险协同监督会议,建立风险协同监督工作会和总经理办公会、党群例会等同步联动的常态化风险工作机制。三是协同防控风险点-线-面。多部门协同开展风险确认工作,形成风险防范点;多部门协同监督,共同督查,形成风险防范线;多方力量形成协同监督机制合力,形成风险防范面,最终形成风险防范的点、线、面的交叉防线,发挥风险防范的合力。

(三)审计生态圈在风险协同监督中的工作标准:三全标准

审计生态圈采取“全业务、全流程、全场景”的工作标准,以强监管促强监管督,保持风险协同监督的强度与质量,监督既覆盖个别业务的点,又覆盖业务流程的面。

1.全业务确认风险。数据追踪技术将全业务活动产生的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供协同监督多方调用,例如:电力营销、电网建设、产业规划、电力交易、电力调度、运维检修、行政管理等数据信息形成数据库。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协同业务部门对基本业务进行全业务风险确认,立足监督的再监督,通过盯责任、保落实,盯问题、纠偏差,盯隐患、防风险,盯短板、促整改,全面筑牢风险协同监督防线,实现全方位确认和防范风险。

2.全流程防控风险。数据监控技术分析业务流程的效率与效果,实现全流程业务督促整改,规范业务全流程,提高业务效率。内部审计部门协同财务部门进行全流程风险防控,督促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流程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国网湖北电力将协同监督工作与日常工作全面结合,以强化风险防控为落脚点,加强协同监督全过程管控,实现全流程防控风险。

3.全场景消解风险。风险整改机制消解不同场景下的风险,按不同场景划分业务活动,进行风险分类,提高监督整改效率与准确性。内部审计部门协同纪检、巡察、监管机构,进行不同场景下的全场景风险消解,全面整改业务活动风险。国网湖北电力创新同步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提级巡察,制定协同方案,形成联动办公、信息互换、成果共享、问题会商等协同机制。制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线索查处指引》,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责界面和工作流程、工作场景,形成风险协同监督合力,实现全场景消解风险。

(四)审计生态圈在风险协同监督中的生态组成:四种协同生态

1.业审协同生态。内部审计部门与第一道防线中业务部门协同,构成业审协同生态,既要培养一批精业务通审计的专业人士,又要培养一批精审计通业务的专业人士。审计人员与业务人员强化联系与沟通,既了解个别的业务点,又了解全流程的业务面。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为业务部门提供管理咨询等服务,业务部门为内部审计部门提供业务信息等,既了解风险点的政策依据,又了解风险点的防控技能,共同确认风险。

2.财审协同生态。内部审计部门与第二道防线中财务部门协同,构成财审协同生态。第二道防线协同中,内部审计部门协同财务部门负责监控企业风险,并审查业务是否合规;财务人员负责监督第二道防线的各项控制,与内审人员及时沟通控制情况,发挥会计监督与审计再监督的双重力量,共同防控风险。

3.纪审协同生态。内部审计部门与第三道防线中纪检部门、巡察组织协同,强化风险消解。一是内审人员提供管理建议、协调沟通等咨询服务,纪检部门与巡察组织提供政策解读服务,共同消解风险。二是纪检-内审协同,是以察补审、以审助察和纪检监察协同促进职能互补,以数据共享、线索移送弥补监督盲点,以联席会议、提请协助消除监督盲区,形成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的工作互补机制。三是巡察-内审协同以巡促改、以审助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党组织巡察的参谋、耳目,发挥咨询职能,实现风险防控作用,促进审计整改落地,促进风险消解。四是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作为内部审计监督的方向性参考,协同监督方向更准确;巡察组织作为党组织巡察的统领,与内审人员协同落实整改,协同监督工作效率更高,共同消解风险。

纪审协同生态,在协同监督机制上,构建上级纪委+下级纪委+内审部门、机关纪委+内审部门的风险协同监督机制,上下联动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在协同监督方式上,把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巡回监督检查三种监督方式有机结合,左右互动形成“发现风险—提出对策—推动整改—深化改革”的工作模式。

4.监审协同生态。内部审计部门与第四道防线中外部监管机构协同,构成监审协同生态,强化风险消解。第四道防线协同中,内部审计部门协同外部监管机构,通过信息沟通平台跨域共享实现数据实时同步,内部审计部门与监管机构形成定期监管交流机制,形成双重监督机制,以外部审查保内部真实、高效,以外部监督力量督促业务优化、绩效提升,发挥监审协同工作保质量、促业绩、谋发展的功能,进一步消解风险。

四种协同生态形成审计生态圈,促进内部审计、业务、巡察与纪检等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增强整体协同、手段协同、力量协同,在人员调配方面实行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专业长处,将专业技能运用到拓宽发现风险渠道上,在更大范围整合运用监督力量,有力提升了风险协同监督的专业水准和工作质效。

四、国网湖北电力审计生态圈的实施效果

国网湖北电力审计生态圈,汇聚各方监督力量,促进风险协同监督经常化、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协同监督合力,放大了协同监督效应,提升了风险协同监督效能。

(一)形成风险协同监督合力,有效确认和防范风险

审计生态圈统筹监督督查资源,发挥风险协同监督合力。统筹监督督查资源,在党委巡视协同中,2021年共40余人次内审人员参与各级巡视巡察,在纪审协同中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供电服务、安全生产和扶贫领域开展监督检查,移交责任追究线索64条,发现风险隐患100余处。同时,推动发现问题责任追究工作落地,2021年问责85人次,实现“问责一人、警醒一片、改进全局”的风险协同监督效果。

(二)风险协同监督建章建制,增强了风险协同监督效果

国网湖北电力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协同监督机制建设的意见》,使风险协同监督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了“主动发现风险、科学处置风险、有效纠正风险、督促整改风控”的协同监督闭环管理,对风险能监督、敢监督、会监督、善监督,全面提升了风险协同监督效果。例如:就某合同管理而言,依据历次外审、内审和巡察反映的典型问题,梳理出全流程4个关键节点、16小项的业务风险问题自查清单,形成问题自查清册。

(三)风险四大协同生态圈,提升风险协同监督治理效能

国网湖北电力通过四大风险协同监督生态圈,融合各方监督工作,强化了监督治理效能。今年以来,开展风险协同监督项目6个,组织监督检查8次,发现共性问题12个,下发《协同监督意见书》8份,推动完善9个制度、优化15个工作流程,有效堵塞风险点。

审计生态圈的一个平台、两大理念、三全标准和四种生态,凸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协同”的风险协同监督效果,通过一个平台提供技术支持,两大理念促成工作共识,三全标准保障风险协同质量,四种生态构成了审计生态圈,使风险应对变得更智能更高效更有力。从国网湖北电力实践来看,审计生态圈发挥了内部审计协同助力,形成了风险监督合力,提升风险监督治理效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20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网-人民日报

[2]周勇士,2022-01-25:我委召开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督办会-湖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http://gzw.hubei.gov.cn/gzyw/zys_gzyw/202201/t20220125_3979686.shtml

[3]种震宇,2022-01-27:湖北省委审计委员会研究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https://www.audit.gov.cn/n4/n19/c10207743/content.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1-06-22: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28/content_5621230.htm

[5]陈平林,2021:试论国有其企业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协同工作[J],当代会计(21),P91-93

[6]雷俊生,2021:预算监督中的审计与财政协同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9),P68-79

[7]侯本忠,黄松,张志斌,2021: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业审融合模式在电网企业的创新实践[J],中国内部审计(01),P62-64

[8]徐俊,2021:探索巡审联动新模式,提升内审工作质量与效益[J],上海商业(06),P150-151

[9]李秀文,刘晨,张同乔,2021:供电企业“数字化营销审计生态圈”构建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03),P17-19

[10]胡耘通,2021: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协同监督路径研究[J],财会月刊(20),P90-95

[11]Kend, M.,Nguyen,LA.,2022,Key Audit Risks and Audit Procedures during the Initial Year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n Analysis of Audit Reports 2019-2020,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12]Vadasi,C.,Bekiaris,M.,Andrikopoulos,A.,2020,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Audit: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Perspective,Clarivate Analytics Web of Science,Vol.1,Jan.,P17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