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劣解距离法的内部审计风险认知体系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2023-01-05 16:10:10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郭青湘、许成、陈霞、李明瑶

【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内部审计方法和手段未能全面且准确识别风险,结合央企综合绩效评价和笔者所在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从企业运营全系统选取维度构建内部审计风险认知体系。采用优劣解距离法计算贴近度,根据模型结果高效且精准识别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风险,分析风险原因并提出风险化解建议,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优劣解距离法 内部审计 风险认知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看到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随着建筑市场呈现紧缩态势,建筑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突出,建筑施工企业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对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内部审计工作与“三重压力”下识别和化解重大风险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需要不断探索审计分析模型的构建,通过构建风险监控模型有效防控运营风险,不断提高审计服务价值,持续提升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效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内部审计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审计方法不满足高质量发展

传统抽样审计方法在面对海量数据时容易出现差错且内容覆盖不全面,“应审尽审”任重道远。创新内部审计方法、构建内部审计模型是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实现更全面、更精准的识别风险源,促进内部审计成果转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

(二)审计手段不适应高质量发展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渗入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目前内部审计IT手段落后,不能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模型数据计算和分析需要借助Matlab、Python等IT手段快速且有效的开展工作,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

三、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基于优劣解距离法的内部审计风险认知体系构建

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确认、咨询、审查等一系列活动确定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认知测量维度,构建建筑施工企业运营风险认知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准确识别风险点,根据风险特征制定对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有效防控建筑施工企业运营风险,为企业达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建设性意见。

(一)风险认知模型指标

目前风险管理体系的维度没有统一标准,笔者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和所在建筑施工企业“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并结合“三重压力”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新问题、新研判、新对策,从企业营销、工程、科技、供应链、财务、法务、商务系统经营全过程,选定7个维度包括24项定量指标,以此构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认知模型(具体如表1所示)。笔者构建此风险认知模型主要针对定量指标,人才、碳排放、安全之类指标也很重要,但人才和碳排放等指标尚未有衡量的标准,无法做到统一;另笔者所在企业多年无安全事故,故模型选定维度未纳入。

表1:风险认知模型指标

序号

维度

指标名称

1

营销系统

EPC类项目合同额占比

2

公投类项目合同额占比

3

项目标前利润率

4

合同产值转化率

5

工程系统

合同工期履约完成率

6

工期优化成本降低额占产值比

7

施工措施优化成本降低额占产值比

8

项目主要要素用了节超率

9

维修费用占产值比

10

科技系统

新技术成果应用创效率

11

非线性工程方案经济比选创效率

12

EPC项目设计创效率

13

线性工程项目设计优化率

14

供应链系统

合约规划编审覆盖率

15

集中采购成本降低率

16

使用供应链专项金融成本降低率

17

财务系统

项目负现金流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18

受限资金压降比例

19

法务系统

被诉案件结案率

20

商务系统

综合策划创效率

21

过程产值确权率

22

项目分包结算总量控制率

23

潜亏风险化解目标完成率

24

结算利润率

1.营销系统。营销目标反应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向以及高质量发展目标所要达到的水平,决定企业的前途。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紧跟政策导向,快速优化布局,提高公投项目和EPC项目合同额占比、提升项目标前利润率、合同额转化生产力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营销指标偏离战略目标企业存在高质量发展风险。

2.工程系统。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新形势下企业想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创造更高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优化建筑施工生产管理,如快速建造优质履约、工期优化降低成本、施工措施优化增加效益、生产要素降本增效、强化工程质量减少维修,从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标偏离战略目标企业高质量发展风险随之增加。

3.科技系统。时代变化趋势证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融入先进的技术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想在本行业脱颖而出,就应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通过新科技成果应用创效、非线性工程方案经济比选创效、EPC项目设计介入、线性工程项目设计优化,以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指标偏离战略目标企业高质量发展将出现风险。

4.供应链系统。供应链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活动,对项目顺利施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数量激增竞争加剧,迫切挖掘供应链管理的潜在效益,通过合约规划全覆盖、集中采购和使用供应链专项金融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高质量发展韧性。供应链指标偏离战略目标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接踵而至。

5.财务系统。现金流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保持现金流稳定至关重要,项目负现金流的增加直接导致财务成本上升,负现金流过大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项目管理费用与项目组织架构、劳动力配置、工期以及生产效率息息相关,费用的控制效力直接影响项目效益。财务指标偏离战略目标企业高质量发展将有千沟万壑的阻碍。

6.法务系统。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如今企业的法务管理逐渐成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最有效手段,在治理自身经营活动合法合规情况下,提升企业起诉被诉案件快速结案能力,助力化解企业风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法务指标偏离战略目标企业高质量发展风险将增大。

7.商务系统。商务管理贯穿系项目管理全过程,施工过程产值确认、成本管控、潜亏风险化解、竣工结算等全过程商务管理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强化商务管理,确保工程预期经济效益实现,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商务指标偏离战略目标企业高质量发展将时时面临风险。

(二)风险认知模型指标分值确认

指标评分邀请熟悉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且工作经验丰富的外部审计专家通过现场调研、咨询、审查的方式完成评分表,采用等级顺序量表进行打分。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要求非常贴近得5分、比较贴近得4分、一般贴近得3分、不太贴近得2分、不贴近得1分,分值越低表示不符合企业高质量发展,经营风险。

(三)风险认知模型的选取

本文拟采用优劣解距离法,该方法是C.L.Hwang和K.Yoon于1981年首次提出,优劣解距离法是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是在现有的对象中进行相对优劣的分析方法。将各分支机构目前风险认知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做比较,若其最接近理想解,而同时又远离负理想解,则证明该分支机构内部审计风险认知有助于企业完成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基于优劣解距离法的内部审计风险认知体系的应用及成效

笔者所在企业为国企建筑施工单位,业务遍及华东、华南、西部、华北、华中区域,本文选取其5家施工总承包分支机构2020年24项定量指标为计算基础,判定内部审计能否识别风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鉴于数据量太大计算繁杂,本文数据计算借助Matlab,下述数据的计算过程不进行详述。

(一)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出指标权重

序号

系统

指标名称

权重

1

营销系统

EPC类项目合同额占比

0.0377

2

公投类项目合同额占比

0.0466

3

项目标前利润率

0.0583

4

合同产值转化率

0.0576

5

工程系统

合同工期履约完成率

0.0341

6

工期优化成本降低额占产值比

0.0559

7

施工措施优化成本降低额占产值比

0.0409

8

项目主要要素用了节超率

0.0509

9

维修费用占产值比

0.0383

10

科技系统

新技术成果应用创效率

0.0436

11

非线性工程方案经济比选创效率

0.0269

12

EPC项目设计创效率

0.0317

13

线性工程项目设计优化率

0.0227

14

供应链系统

合约规划编审覆盖率

0.0286

15

集中采购成本降低率

0.0497

16

使用供应链专项金融成本降低率

0.0301

17

财务系统

项目负现金流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0.0416

18

受限资金压降比例

0.0382

19

法务系统

被诉案件结案率

0.0241

20

商务系统

综合策划创效率

0.0562

21

过程产值确权率

0.0465

22

项目分包结算总量控制率

0.0245

23

潜亏风险化解目标完成率

0.0585

24

结算利润率

0.0568

(二)通过24项指标权重得出7个维度权重

序号

维度

权重

1

商务系统

0.2425

2

工程系统

0.2201

3

营销系统

0.2002

4

科技系统

0.1249

5

供应链系统

0.1084

6

财务系统

0.0798

7

法务系统

0.0241

商务系统权重为0.2425,说明商务系统风险对建筑施工企业影响最大,是风险识别的重要因素。商务管理的结果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想要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需要精准识别商务风险,确保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获取效益,以此促进企业稳定且高质量发展。

工程系统权重为0.2201,说明工程系统风险对建筑施工企业影响较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快慢、生产要素节超、施工质量好坏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息息相通。

营销系统权重为0.2002,说明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确保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仍处于不败之地,识别到营销风险尤其重要,营销策略符合动态变化的市场,保证企业发展方向正确。

其他系统权重为0.3372,综合评判各分支机构在科技系统、供应链系统、财务系统、法务系统风险差异不大,从而各指标权重较小。

(三)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出各分支机构正理想解、负理想解和整体运营贴近度

分支机构

Di+

Di-

贴近度

排名

E

0.0391

0.2361

0.8827

1

C

0.0964

0.1314

0.7977

2

A

0.1308

0.0911

0.6883

3

B

0.1795

0.0728

0.2976

4

D

0.2153

0.0437

0.1691

5

根据审计模型计算结果,对5家分支机构整体营运情况分析发现:从整体运营贴近度排名得知,E分支机构运营情况非常贴近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C分支机构运营情况比较贴近,A分支机构运营情况一般贴近,B分支机构运营情况不太贴近,D分支机构运营情况不贴近。2021年上级单位对5家分支机构考核结果也如模型计算结果一致,E分支机构排名第一,C、A、B、D四家机构依次排名,证实了模型合理性和可靠性。

(四)内部审计风险认知体系的应用

通过上述内部审计风险认知模型结果以及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可以精准识别该分支机构存在的运营风险,归纳先进单位的优秀做法,总结排名靠后分支机构的经验教训,针对具体风险提出审计意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笔者选取权重较大的商务、工程、营销系统指标详细分析:

序号

系统

指标名称

分支结构贴近度

A

B

C

D

E

1

商务系统

综合策划创效率

0.6447

0.3646

0.6742

0.4540

0.7147

2

过程产值确权率

0.6873

0.5976

0.7977

0.4691

0.8827

3

项目分包结算总量控制率

0.5437

0.4113

0.4520

0.3665

0.6048

4

潜亏风险化解目标完成率

0.4610

0.4467

0.5548

0.3495

0.5819

5

结算利润率

0.4781

0.4547

0.5639

0.4102

0.6217

6

工程系统

合同工期履约完成率

0.4258

0.4114

0.4812

0.4019

0.5033

7

工期优化成本降低额占

产值比

0.5657

0.3328

0.4600

0.4335

0.4953

8

施工措施优化成本降低额占产值比

0.5274

0.4126

0.5311

0.4028

0.5742

9

项目主要要素用了节超率

0.5748

0.4679

0.6423

0.4564

0.6835

10

维修费用占产值比

0.5438

0.4149

0.5369

0.4385

0.5247

11

营销系统

EPC类项目合同额占比

0.5783

0.4328

0.6520

0.4037

0.6636

12

公投类项目合同额占比

0.5828

0.5611

0.6018

0.3877

0.6826

13

项目标前利润率

0.5533

0.6014

0.6723

0.2827

0.6595

14

合同产值转化率

0.6421

0.5929

0.6639

0.4806

0.6970

1. 以运营情况非常贴近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E分支机构为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E机构在商务系统、工程系统、营销系统均表现良好:(1)商务系统持续推动风险项目专项治理,每季度梳理风险项目,认真分析赢利点、风险点、亏损点;增强开源创效,聚焦整体策划,拓宽价值创造思路;狠抓内控节流,强化成本内控,打造低成本优势;坚持结算创效,强抓竣工项目内外结算,落实竣工后1个月内报送结算书、3个月内锁定成本。拓展利润增长空间。(2)工程系统加强项目履约管理,推行精益建造全覆盖;牵头项目工期策划,“三级四线”覆盖全专业、全过程、全周期,每季度对项目工期执行情况通报,分析工期滞后原因,定时间定措施定责任人整改。(3)市场系统承接工程坚持高端营销,市场营销紧跟政策导向,EPC项目和公投项目合同额占比符合发展要求;统筹标前成本测算,深度剖析合同风险条款,合同谈判争取最大利益;强化合同产值转化,着力二次营销,争取利润率较高的专业工程转化为自施承包范围和产值。因此E机构整体运营发展情况非常贴近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但E机构维修费用占产值比指标距离最优解尚有一定距离,审计发现E机构在维修管理略有不足,维保费居高不下。综上,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中对E机构优秀做法进行了披露,同时提出审计建议:E机构需落实企业质量管理十条红线,提高质量减少维修;落实机房、屋面等重点部位的深化设计,加强关键工序的样板验收,组织专家进行过程指导,强化质量管控;出台竣工项目维保管理办法,明确维保管理流程和责任主体,统筹维保资源。

2. 以运营情况不贴近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D分支机构为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D机构在商务系统、工程系统、营销系统表现不佳,与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差异:(1)商务系统潜亏风险项目未分级管理,潜亏金额无论大小一把抓,风险化解出现较多“半截子工程”;潜亏项目管理人员思维定式,未跳出原有思维模式去解除风险,且没及时寻求外援出谋划策;把潜亏风险当成“三招两式”就能出成效的短期任务来突击,没形成整套风险化解的长效机制;经济资料涉及面诸多,部分关键资料缺失,收集不完整,对经济核算支撑不足,埋下潜在隐患。(2)工程系统在建项目工期普遍滞后5个月,未提前制定和审核劳动力使用计划,出现班组人员配备不足,材料供应不及时影响进度;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未能解决工序间时间先后和搭接问题;项目管理员责任心不强,未认真对待月度节点考核和预警;工期滞后未及时报送工期签证;项目管理员未统计分析工期滞后造成的经济损失。(3)市场系统承接多个项目标前利润率与战略目标要求不符;标前成本测算未充分研究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劳务收入单价与实际成本偏差较大;标前成本测算材料价直接采用以往项目定标价,未考虑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导致材料价格上涨;设备未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测算;管理费测算人数与实际配置不符合。

针对上述风险,内部审计对D机构提出建议如下:

一是着力风险化解,增强开源创效。(1)全面梳理潜亏风险项目,圈定潜亏风险项目清单,严格进行风险分级管理:潜亏500万元以下项目,分支机构重点关注;潜亏10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上级单位重点关注。(2)坚持靶向治疗,坚持一项一策治理手段,瞄准潜亏风险难点,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扭亏策划,找准症结对症施策,确保治理措施精准到位。(3)构建长效机制,将过程潜亏风险预警与管控纳入常态化管理,定期开展“风险化解推进会”,分解风险目标,全力消除风险。同时做好非结转项目风险识别与应对,控好增量、防好变量,确保在建项目节点风险化解率不低于30%。(4)建立项目经济资料检查机制,对于在建项目每月自检,区域公司每季度全面检查,分支机构每年定期抽检。

二是加强项目履约,提升降本空间。(1)坚持策划先行,分支机构牵头编制项目工期策划,建立覆盖全专业、全过程、全周期的“三级四线”计划管理体系,督导项目建立四类穿插计划,组织学习企业百项优化清单,通过合理压缩合同工期,实现降低成本。(2)强化过程节点管控,全面应用企业工期产值预警平台,过程抓实月度节点考核和预警,确保一级节点计划完成率不低于90%。(3)建立工期签证索赔台账,工期签证和工期索赔资料均需利用政府文件、往来函件、会议纪要、移交手续、短信、邮件记录等规范手段落到纸面文件,确保非我方原因工期延期签证率100%。(4)商务部牵头梳理锁定项目日均固定成本费用,建立工期滞后成本增加台账,以直观数据倒逼工期控制,防止非必要的成本增加。

三是强化营销品质,筑牢开源根基。(1)严格落实营销底线管理,杜绝低价中标,加强事前审批与事后追责力度。(2)贯彻落实企业项目成本测算管理办法,严肃标前成本测算、严守测算标准、强调成本测算标前标后一致性。推动测算成果科学使用,促进投标成本和目标成本融合统一。(3)充实成本指标库。根据已施工的各类型项目建立项目成本测算指标库,提高各类项目的成本测算精度。

2021年对D分支机构审计回访发现:D机构商务系统潜亏风险化解目标完成率较上年增加5%。D机构全面核算潜在亏损,针对潜亏金额划分关注等级;组建实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优秀商务策划专家团队,开展专家“一对一”专项帮扶服务,结合潜亏项目实际需求、困境和问题,通多深入诊断和探讨,为项目提供针对性建议;持续跟踪风险化解事项进展,每项工作定岗定责落实到个人;编制经济资料管理指引,并严格执行资料检查考核。通过内部审计模型分析发现D机构商务系统潜亏风险化解目标完成率存在缺陷,需要精准施策化解风险,助力企业发展。工程系统2021年新开项目均编制切实可行的工期策划,从生产资源筹备到施工关键路线都设置工期优化目标,对工期滞后进行预警(黄色滞后3天、橙色滞后7天、红色滞后10天)。商务部以日均固定成本直观数据推动工期优化实施,降低成本。通过内部审计模型分析及时发现B机构工程系统工期优化成本降低额占产值比问题,为企业规避工期滞后导致的利润流失。营销系统已认真落实营销底线管理,2021年新承接项目标前效益率达到要求,成本指标库基本建设完成,标前成本测算基本贴近实际成本。通过内部审计模型分析及时发现D机构市场系统标前测算出现问题,为企业规避绝对亏损风险。

五、总结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为确保企业向着合理、科学、健康的方向高质量发展,必须精准识别企业发展中的各类风险。

本文以五家建筑施工企业为例做了详尽的实证演示和分析,验证了基于优劣解距离法的内部审计风险认知体系可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帮助内部审计精准识别各种风险,风险识别体系是有效可行的。内部审计利用模型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风险,迅速发现并弥补各业务系统的管理风险,为企业风险化解提供相关建议,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阐明了该风险识别体系具有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灵活性,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的内部审计风险识别。

参考文献:

[1]杨振宏,李盼,2020:基于熵权法-TOPSIS法的建筑施工人员风险感知水平研究[J],建筑科技(Z1),P133-137

[2]罗安荣,2022:基于风险导向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09),P58-59

[3]彭贵华,2021:新时代背景下增值型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探析[J],现代商业(35),P178-180

[4]中国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局南京分局,2017:依托审计分析模型 强化运营风险防控[J],中国内部审计(02),P44-47

[5]刘珍宏,2022:企业内部审计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05),P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