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及关注重点

2022-12-02 09:20:52审计观察 何振宇

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监督和检验领导干部工作成果的重要途径,是保障中央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与稳健发展的压舱石。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反腐败斗争、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这些都对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赋予了经济责任审计新理念、新内涵。按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关于深化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有关审计规章,各级审计机关持续对中央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开展了任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职情况做出了较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

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审计工作还未充分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随着中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业务领域快速延伸,其运营管控模式也变得日趋复杂,这也决定了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与评价也必须向全领域、深层次、多视角的方向发展。为此,如何优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容、规范统一的内部执业标准、更好促进新时期经济高质量运行已成为当务之急。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本文针对企业内部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内容不全面、重大风险事项关注不够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审计应把握的要点,归纳了经济责任审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期全面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

一、新时期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应把握的要点

随着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加强与完善,审计重点和内容已扩展到诸多领域和专业,涵盖领导干部在新时期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转型等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方面的执行与效果,以及落实从严治党、廉洁从政要求等。为此,审计人员要加快观念转变和审计方法创新,以聚焦主要矛盾和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坚持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效性与政治性,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一)聚焦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推动企业发展情况

重点审查企业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在贯彻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进与执行情况。审查内容主要包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减排等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情况;关注企业深化改革工作完成情况、查找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国家经济方针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保障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的落地生根。

(二)聚焦重大风险的把控性与可控性

重点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和制度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完善、是否先进、科学、合理;重点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情况,制度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主要经济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规范性、有效性,包括经济活动中经营风险、资金风险、债务风险、金融衍生业务、高风险贸易业务、大额逾期应收账款、对外担保以及法律风险、网络安全等相关风险管控情况,对下属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开展情况等。

(三)聚焦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实施情况

重点关注国家重大经济投资项目及科研项目完成情况,包括重要经济项目投资和在建工程的风险管控、项目投资回报水平、工程建设进度、资金拨付、招投标领域、物资采购、金融资本运营、提供借款担保等容易触发风险的环节;对于长期亏损、不分红、无回报的股权投资,是否采取了加大清理退出力度等应对措施;关注在建工程项目审核批准程序及报请相关政府部门手续是否完善,对重要工程项目投入的控制情况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取证,确定恰当披露方式,评价内控流程及执行情况。

(四)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履职尽责情况

重点审查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责任落实情况,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情况,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宗旨,企业发展绝对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审查生产排污达标情况,是否出现环境污染、是否由于污染环境受到行政处罚或责任追究;审查环境保护措施和环保费用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等。

(五)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从业情况

重点审查各年度经济活动任职中公务经费管理和支出情况。主要关注“三公经费”中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公务用车费有无超标准、超预算情况;有无支出未经审批或实际支出与审批内容不符;有无未经批复购置车辆或者超标准购置车辆,单车费用超出正常支出范围;有无公务费用报销原始凭证不合规等现象。重点审核领导人员执行国家以及本单位廉洁从业、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薪酬等管理制度情况,个人廉洁从业等方面管理情况等。

二、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内容剖析

中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错综复杂的特点,审计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因此,能在审前阶段就对审计内容与关注事项一一加以梳理和明确,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研究和剖析,则对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尤为必要。

(一)关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效果情况

重点审查企业中长期规划与国家经济方针政策、母公司总体发展目标、本企业核心使命的一致性;重大科研专项任务执行情况;发展战略规划的可行性及实施的持续性,核心能力建设情况、阶段性成果与规划进度是否一致,执行效果与总体规划目标的差距等。

(二)关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及运行情况

重点审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及有效运行情况,在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治理结构组织保障体系上是否存在问题。审查公司章程合法合规情况,内部管理机构职责定位和履行情况,对所属子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审批等监管程序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子公司和直管单位在控股或参股子企业担任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履职尽责情况等。

(三)关注“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的执行情况

重点审查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主要包括重大投资、重大资产处置、大额资金使用、大宗物资(服务)采购、担保和融资等事项决策管理情况,审查重大事项决策是否经党委会前置讨论通过,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履行程序的全面性以及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予以审计评价,审查存在的问题,审查是否未经集体决议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四)关注任期内工作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

依据任期内各年度经营绩效责任书,重点审核任期内绩效考核经济指标、专项考核任务完成情况;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与推进情况;扭亏脱困完成情况;依法治企和合规经营情况;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查找未完成的责任事项和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明确领导干部管理责任。

(五)关注财务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情况

重点审查企业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完整、合规、合法,会计核算是否准确,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是否完整等。主要包括:

①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准确、真实,是否存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实的问题。

②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方法、内容和编报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故意编造虚假财务报表等问题。

③企业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

④企业采用的会计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是否正确,有无随意变更或者滥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故意编造虚假利润等问题。

⑤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和核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收入及成本费用等问题。

⑥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核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随意改变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以及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问题。

⑦盈利能力状况审计。主要审查企业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和盈利能力。

⑧债务风险状况审计。主要通过债务负担水平、资产负债结构、或有负债情况、现金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审查企业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企业的债务水平、偿债能力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

⑨关注资产减值风险。是否存在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充分、不规范现象,是否存在未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方法不合理,减值测试依据不充分等现象。

⑩关注担保事项存在的控制风险。担保的管理审批程序、担保事项及被担保企业的风险和风险控制管理,检查是否存在预算外担保,是否存在未履行决策程序的担保,是否存在为财务指标超标准单位提供担保,是否实施反担保,是否存在担保对象经营恶化形成损失或风险等情况。

(六)关注资产管理及保值增值情况

重点对企业资产质量状况审计。包括关注不良资产和清理低效无效资产,分清企业不良资产产生的责任。核实企业领导干部任期前存在的不良资产、任期内消化的任期以前的不良资产、任期内新增的不良资产以及任期内因主客观因素新增的不良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关注废旧物资处置风险,是否建立废旧物资管理制度,是否在废旧物资鉴定、分类回收、计量、保管、处置方式、核算价格、竞价销售、运出等环节明确责任部门、管理权限和工作流程等。

(七)关注境外机构、境外资产和境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

关注国际化经营战略落实和推进情况;审查建立健全境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风险防控体系情况,境外投资项目前期论证、决策和审批管理情况,境外投资项目运营情况和投资效益情况,境外投资项目实施过程、运营过程监督管理和预警管理情况,境外资产资金管理和安全情况,重大突发事项应急管理情况,境外投资项目处置管理情况等。关注境外子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是否存在政治、政策和法律风险。

(八)关注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检查任期内国家、母公司和本级公司开展的各类审计、巡视巡查、财务检查等发现问题的整改结果和效果情况等。具体关注是否建立了问题整改台账、是否针对问题 “举一反三”制定了有效措施,有无前改后犯和屡改屡犯行为,有无建立人体责任追究制度和有效实施等。

(九)关注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审查企业或有事项、法律诉讼风险等必要内容,对被审计单位诉讼案件情况进行审核,包括本年度诉讼案件数量及诉讼标的额,结案数量及标的额,起诉数量及标的额;被诉数量及标的额,年度结案数量及标的额,年度未结案件数量及金额;避免或挽回损失金额;审核要求:核查法院案件受理通知书、裁定或判决,仲裁受理通知书及裁定,审核企业有无存在后续潜在亏损和风险。

三、结论

综上,加快形成适应中央企业时代发展要求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与关注重点,对中央企业内部高质量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规范领导干部日常行为和用权尺度的警示依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不断完善,中央企业集团下属各层级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按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和国家相关规章要求,提升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的政治站位,探索兼具全面性与科学性的完整内部审计执业内容,完善可量化的经济责任评价标准,优化内部审计业务流程,让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在着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何振宇,东北财经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现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华锦化学工作集团有限公司审计与风险管理部部长,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专业期刊发表专业论文,曾担任辽宁省内部审计协会理事,获得兵器集团、市级、省级、2017-201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